2021年镇远县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乡村振兴引领示范县。获州级审批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9个,其中州级3个,县级6个。自示范点建设以来镇远县牢牢把握难得历史机遇,聚焦“五个振兴”,紧盯“三个试点”,做好“三个示范”,按照“产业兴、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最终目标要求,打好“组合牌”,汇聚“五股力量”,奋力开启乡村振兴建设的新征程。
一、打好示范点建设“制度牌”,汇聚示范点“保障力”
把制度建设作为示范点建设关键一步,筑牢制度战斗堡垒,确保领导有力、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彰显组织牵引力,构建治理有效的美丽乡村。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政令畅通。县乡两级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为双组长的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建立乡村振兴指挥部、组建行业专班工作组,县乡村三级书记亲自抓乡村振兴,抽调精干力量具体抓,形成了高位推动、全方位抓落实的领导体系。二是强化部门职责,确保工作有力。成立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工作专班,明确各部门职责,围绕各单位在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中的责任内容,助推进州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工作。三是强化组织协调,确保工作落实。建立镇远县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各单位职责,为示范点工作各方面做好服务。
二、打好示范点建设“整合牌”,汇聚示范点建设“源动力”
把资源整合作为示范点建设的重要内容,汇聚各方力量与智慧,助推乡村振兴建设。一是积极寻找团队,共绘乡村振兴美好蓝图。县级出资聘请专业机构编制整村规划,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反复研讨交流、州县乡多级联审,实现对试点村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的充分发掘利用,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绘好乡村振兴建设的“施工图”、“任务书”。二是积极申报项目,注入乡村振兴驱动力。牢牢把握示范试点的机遇,从东西部协作资金、中央财政衔接补助资金、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中申报项目,一期3个州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共投入750万元,二期预投入资金1472万元进一步扩面提升,同时向水务、文旅、发改、财政等行业部门专项建设资金等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用于乡村振兴试点建设,沿着规划既定目标推进。三是整合人才资源,筑牢战斗堡垒。严格落实驻村规划师“一村一人”制度,同时依托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建立健全“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与“寨管委”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延伸乡村治理神经末梢,形成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完善的治理体系,领头雁作用发挥更加凸显,社会治理更加有效。
三、打好示范点建设“瘦身牌”,汇聚示范点建设“战斗力”
牢牢把握特色田园乡村集成示范试点建设的历史机遇,突出项目推动,注入发展驱动力,构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一是优化项目内容,提升项目质量。结合各试点实际建设情况,对前期试点建设项目规划内文本项目内容进行再审核、再规划、再细化,对一些无法落地的项目进行细化“瘦身”,确保示范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二是优化项目个数,推进项目进度。针对项目个数,结合试点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对前期试点建设项目规划内文本项目进行再优化、再细化、再“瘦身”,确保项目精简,质量过硬。经过再次审核,3个州级示范点“瘦身”后项目共57个,总资金2222万元,目前项目完工23个,资金750万元。
四、打好示范点建设“基础牌”,汇聚示范点建设“推动力”
始终把“生活富裕”作为乡村振兴的落脚点,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中心,激发群众源动力,构建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一是强化思想宣传,助推乡村振兴建设。为营造人人参与乡村振兴的强大氛围,展现美好的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的美好蓝图,憧憬乡村振兴带来的丰硕成果。各试点多次召开群众大会,做实群众思想工作,激发群众感恩之心,制造强大声势,营造良好氛围,打消群众顾虑,让群众成为项目推进实施的受益者、参与者、推动者。各试点自建设以来,共召开群众群众会25余次,小组会18余次,动员大会6次,矛盾调处30余次。二是以人民为中心抓利益联结。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在土地流转、合作社用工、财政资金利益联结方面,采取差别化对待、重点户叠加照顾等方式,使利益联结更加精准、更加紧密,财政资金利益联结每年使脱贫户户均增收1000元,土地流转户均增收1600元,合作社和工程用工使附近200余名劳动力人均增收8000元,村级合作社发展还推动村集体实现逐年增收,有效提升村级组织服务群众能力。三是人人参与,群众欢心。示范点建设后,当地群众实现了足不出户,家门口务工。项目建设过程中先后共有300于名群众加入施工队伍投身到建设家园中来,根据从事工种的不同,工资从120/天至240元/天不等。群众不但体会到了乡村振兴给家乡带了变化,还体会到乡村振兴给他们带的红利。
五、打好示范点建设“创新牌”,汇聚示范点建设“影响力”
始终把“示范带动”作为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为全县探索出一套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案及经验成果,一是蕉溪镇郎洞村“三数”突出群众主动,汇聚群众向心力。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三数”抓实群众工作,推动“德治、法治、自治”落细落实,让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者、拥护者、受益者,构建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蕉溪镇郎洞村在示范点建设过程中抓住关键少数,凝聚思想共识;动员绝大多数,形成强大合力;紧盯个别少数,疏通难点堵点,极大的调动了人民群众共绘乡村振兴美好蓝图的积极性。二是青溪镇铺田村用好“火坑会”团结“群众心”。群众事、群众议,青溪镇铺田村在面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召集群众大家一起协商,群策群力,及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的问题,既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又使项目顺利实施。三是报京乡报京大寨人人参与建设,户户增收致富。报京乡报京大寨在项目建设初期,就积极动员群众主动积极投身到示范点建设中来,切实增加群众对项目建设的满意度,寨内群众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投劳群众日均收入100元以上,群众“荷包”鼓了起来了,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