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 2022年省委一号文件:全面推进贵州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发布日期:2022-04-07 作者: 来源: 贵州日报 点击:
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即2022年省委一号文件。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张集智就文件主要精神作了解读。主要内容如下:
2022年省委一号文件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三农”工作部署,对全面推进我省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了系统安排。文件突出年度性任务、聚焦针对性举措、坚持实效性导向,着力提高农业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更加注重市场化推动、更加注重农业提质增效、更加注重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更加注重促进农民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不断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2022年主要目标是: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左右。
文件主要精神可以用“3123”来概括,即:扛牢三个重大责任,突出一个首要任务,加强两个制度保障,做好三项重点工作。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落实耕地保护硬措施是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的三件事,是我省“三农”发展的底线,做好今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要坚决扛牢这三个重大政治责任。
一是扛牢粮食生产政治责任。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坚决完成国家下达的4156.4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目标任务,确保产量只增不减,确保猪肉、蔬菜等农副产品供给安全。要重点抓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力争全省粮食、油菜籽平均单产分别比上年提升2%以上、3%以上。加快提高食用植物油产能,实施以粮油轮作为主的耕地轮作模式,确保油菜种植面积750万亩;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确保完成大豆播种面积347.6万亩。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试点探索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最大限度向种粮主体倾斜。
二是扛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政治责任。省委一号文件强调,要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分类分级推进乡村振兴。严格落实好五年过渡期“四个不摘”等各项政策举措,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抓牢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抓住产业就业两个关键,抓好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两个重点,抓实村集体经济和扶贫项目资产两个基础。开展“回头看”工作,巩固拓展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以及安全饮水保障成果。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效益。
三是扛牢耕地保护建设政治责任。省委一号文件提出,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耕地红线。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实行严格考核、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加强耕地用途管控,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油料、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引导新发展林果业上山上坡,鼓励利用“四荒”资源,不与粮争地。严格管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挖掘潜力增加耕地,允许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将符合条件的园地、灌木林恢复为耕地,新增耕地可用于占补平衡。今年建成高标准农田260万亩,同步推进2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
省委、省政府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今年重点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采取有力举措,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
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积极落实稳岗就业政策,加大内拓外输力度,保持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以县为单位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提高到70%以上,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将以工代赈项目投入中的劳务报酬比例提高到20%,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便利化。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以股份或者份额形式量化到本集体成员,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占比。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建立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主体化程度。
今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能否全面落实,改革创新是动力,制度保障是基础,抓好落实是关键。省委一号文件重点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安排。
一是持续深化农村改革。落实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深化农村“三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集体林权制度等改革,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和创业创新动能。加大息烽、湄潭、金沙3个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整县推进力度。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
二是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配合做好省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完善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制度。省市县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要发挥“三农”工作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等作用,加强领导小组办公室建设。
补齐乡村发展短板,要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三项重点工作,不断夯实乡村发展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省委一号文件对相关工作作了部署。
一是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巩固提升产业结构调整成果,对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和烤烟等传统优势产业中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带动能力强、农民受益多的主导产业,加强管理、提升效益、提高市场占有率;对基础相对较差的特色产业,按照市场化方向,及时调整种养结构,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和林下经济。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二是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把握乡村建设的时度效,不超越发展阶段搞大融资、大开发、大建设。发挥特色田园乡村集成示范试点引领作用,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数字乡村建设,强化县域统筹基本公共服务责任。
三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行网格化管理、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广“道德红黑榜”等治理方式,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作用,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治理,弘扬文明乡风。加强农村风险防范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来源:贵州日报
编辑:赵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