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成果

研究报告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学术成果 >> 研究报告 >> 正文

以乡村振兴战略引领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

发布日期:2022-12-06    作者: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点击: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推动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乡风文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如何以乡村振兴战略引领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是新时代民族地区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

  民族区乡风文明建设要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是对包括民族地区农村在内的中国所有农村发展的远景规划,是民族地区农村的中心工作,包括乡风文明建设在内的各项农村工作都必须围绕并服务于这个中心。正像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告诫的那样,“为了达到伟大的目标和团结,为此所必需的千百万大军应当时刻牢记主要的东西,不因那些无谓的吹毛求疵而迷失方向”。主要矛盾起领导的决定的作用,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是当下民族地区农村工作的主要矛盾。对这一主要矛盾的解决,将直接影响民族地区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缺少对这一主要矛盾的关注和解决,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就会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发挥其作为乡村振兴灵魂的作用,融入并促进民族地区乡村建设其他方面的发展,为实现民族地区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提供必要的文化保障和必需的文化资源。

  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被作为全党在新时代的共识纳入新修订的党章之中。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我们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在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中坚持党的领导,既符合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要求,也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能够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进而推动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沿着乡村振兴的方向发展。一般来讲,凡是在那些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基层党员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地方,乡风文明建设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而在那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基层党员不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地方,乡风文明建设的成效一般都不太理想。坚持党对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领导,具体体现在党为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政策指导、把握前进方向和协调工作关系等,以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被切实而有效地贯彻,为乡村的精准扶贫、基层民主、社会治理和生态保护等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

  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要吸引群众的积极参与。在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都非常注重发挥群众参与的作用,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毛泽东同志形象地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指导党的各项工作的重要方针。同样,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也要发挥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广大群众不仅是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工程的参与者,而且也是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成效的评判者,还是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成果的受益者。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离开各族群众的参与,将无法真正在广大农村落地生根。让各族群众真正参与到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就要不断创新乡村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具体来讲,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要让广大群众能从中受益,不仅能满足群众对娱乐性文化的需求,而且能满足群众对知识性文化的需求,还能满足群众对价值性文化的需求。只有满足了各族群众的文化需求,乡风文明建设才能真正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群众从被动接收转为主动接受,才能为新时代民族地区乡风文明的建成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为主线,以家风、民风、乡风建设为主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议后,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13年又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由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成为贯穿于包括乡风文明在内的各种文化建设的一条主线。在2020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把农民群众精气神提振起来。在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不断增强其与各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既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各族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时代价值,又要以各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生根基础。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融入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既要能引导优良家风的形成,又要能推动乡规民约的普遍建立,还要能促进乡贤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唯有如此,才能避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脱节,也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民族地区乡村生活的有机组成,真正在民族地区广大农村落地生根。

  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应坚持试点先行、因地制宜、因时而异的方针。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的复杂工程,要综合运用“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既要全面、系统地进行全国范围的制度设计,又要避免命令式、教条式的全国“一刀切”。在综合考虑地域、人口、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国家应在民族地区选取乡风文明建设的试点,并为其提供乡风文明建设所必需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使其能够肩负起探索民族地区乡风文明建设经验的重任,并及时对其探索出的经验进行总结、宣传和交流。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文化多样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地区在长期发展中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在诸如文化习俗、文化资源和文化发展状况等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各民族地区农村应结合自身实际对试点经验有选择性地借鉴,并将其灵活运用于本地的家风、民风和乡风建设中,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乡风文明建设模式。信息化时代,民族地区农村越来越多地受到电子媒介的影响,乡风文明建设也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使其能够不断与时俱进,适应并满足群众对文化发展的时代需求。

作者:张燚

  【本文系全国高校统战研究会重点课题“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2020TZZD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南民族大学分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