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向

乡村产业方向

当前位置: 中心首页 >> 研究方向 >> 乡村产业方向 >> 正文

种好一棵菜 土地活 产业兴 村民笑

发布日期:2023-08-02    作者:     来源: 贵州日报    点击:

进入夏季,雨水丰沛,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高田村的高标准蔬菜基地里,连片大葱拔节旺长亭亭玉立,春播的山药在地里展藤铺叶,刚移栽的黄瓜苗正努力爬架攀高……

产业兴,百姓富,生活美。从一家一户分散种地到“公司+合作社+农户”规模化生产,在5年的探索实践中,高田村从省级一类贫困村蝶变成产值超亿元的富裕村,许多农户转租土地,成为收入不菲的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主。2022年,高田村人均收入达到16800元,村集体固定资产达1100万元,村集体纯收入30多万元。

地还是那片地,种地的还是那些人,但采取了不一样的生产经营方式,土地所产生的价值完全不同。这是高田村从贫困村变为亿元村带来的启迪。

返乡种地,创业挣钱兼顾老小

日前,记者走进高田村,返乡新农人杨平正忙着联系客商、落实订单。今年48岁的他,前些年还和妻子在江浙一带务工。“进厂务工月工资有七八千元,收入也还不错。”杨平说,这些年,家乡蔬菜产业势头好,加上父母年龄大了,去年初就决定回家来“种地”。

让杨平高兴的是,返乡种菜第一年便旗开得胜。他以每亩1000元租金和2万元保证金,从贵阳市农投公司转租了100亩高标准农田,分三季种植大葱、白菜和黄瓜。“我负责市场销售和开‘铁牛’耕地,100亩地三四天就耕作完毕。”杨平说,“除去投资成本和付出去的务工费,去年纯利润有16万元。”

“点金术”引来“雁归巢”。在高田村,像杨平一样返乡租地种菜的还不少。50岁的赵友伦也是一位。他带着10多位银发一族,在他转租的60亩地里种山药。既有挣钱门路,又能照顾老小,是这些新农人返乡的初衷。

高田村党支部书记朱高学介绍,近几年,全村有300多人返乡还巢,其中20多人承包上千亩土地种菜,发展产业的同时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目前,以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为主体的新农人,引领该村种植养殖业大踏步发展,高田村也从过去的省级一类贫困村蝶变为全省6个农业年产值亿元村之一。

土地整治,夯实产业发展“耕基”

同其他乡村一样,大量青壮年进城务工,高田村一度成为老人和孩子留守的“空心村”。“前些年,全村外出经商、务工和在家干农业的各占三分之一。”朱高学说,村民外出务工经商缓解了土地压力,是实现群众增收的重要财源。然而,青壮年走光了,发展现代农业缺乏生力军,加上农业基础设施缺失,导致土地广种薄收甚至撂荒,这也是以前村里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根源。

农民要致富,产业发展是关键。2018年11月,在省里相关产业扶贫政策支持下,平坝区大力实施“十里五万亩”坝区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贵阳市蔬菜保供基地。借此良机,2019年初,高田村拉开了建设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的大幕。

朱高学还记得,在村民动员会上他向大家算经济账,讲发展现代农业的前景,承诺土地流转后有收入、有活干、有致富门路,动员农民流转土地给合作社。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动员,在村“两委”党员干部的带头下,10多天时间里,土地全部流转到位。村里挖掉1205块地田坎、平整9000多米地埂、迁出212座墓,一片田成方、土成块、沟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喷滴灌、机械化的高标准蔬菜基地建成。当年,高田村完成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8100亩,并引进龙头企业,整合村里的各类资源,形成了地里有菜、水中有鱼、山上有茶、林下种养的产业格局。

两转一包,能人成为经营主体

这是一场打破田与田、户与户、村与村、镇与镇界限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把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进行合理配置,探索“三权共股、三主共赢”的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这种方式的实施流程是“两转一包”,即农民的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合作社流转到平台公司,平台公司将土地整治后再分包给经营主体。通过引进贵阳农投集团、广州天地合公司等有实力的经营主体,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之路。流转土地获租金、就地打工挣薪金、资金入股变股金、入股分红分现金,多种渠道让农民受益。

高田村高标准农田投入生产后,在龙头企业经营下,既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增收问题,又培训了农民技能。一些年龄大、无法外出务工的银发一族也变身技术型农民,居家务工增收。高田村还组织60余名村民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以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提质增效,培养了一批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农民。

产业发展添新彩。随着高田村蔬菜产业的形成,一批懂市场、有经营管理能力的能人陆续返乡创业,他们从合作社转包土地,从事蔬菜种植和销售。现在,以土地转包为特征,大户带小户、能人引领发展的家庭农场生产方式成为当地蔬菜产业发展新风景。

春江水暖鸭先知。土地“两转一包”触动了乡村能人自主创业的兴奋点。最近5年,高田村300多位城市打工族陆续返乡租地种菜,一些在基地务工的农民学到技术后,也自己租地种植销售蔬菜。“除去投入和各种家庭开支,一年下来有3万多元存款。”今年60岁的陈九文去年租了20亩地,小挣了一笔,他说:“前些年,我还是贫困户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莹 龚燕 向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