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 黄海燕
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指出,“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加快建设美丽贵州”。农村蕴含着丰富未开发的多种生态资源,具备助推乡村振兴的新增长潜力。应进一步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理清逻辑、调查核算和增加自愿减排交易项目供给、提升生态资源资本化水平、加强与碳中和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
进一步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生态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明晰生态资源产权边界及权属,坚持保持集体拥有的土地、林地、荒地、荒山、水域、湿地等自然资源所有权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不变前提下,提升农村集体资产,把收益权给予村民,探索乡村生态资源经营权在村社内部自由流转。
理清生态资源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是需求者和供给者之间以生态产品为目标的购买意愿方式或价值提升手段,以市场化或非市场化方式为手段的自愿交易制度,其主要包括:一是经营主体,即实际使用者及其代理人为主的需求者和政府、农户或社区、集体经济组织为主的供给者;二是支付的统一标准测度;三是实现方式的选择。
调查核算和增加其他自愿减排交易项目供给。生态资源调查监测和价值核算是生态资源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定期开展生态资源普查,全面摸清核定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系统中生态资源数量和质量,明确生态资源权属和统一确权登记,准确把握生态资源实物量和服务类别,编制并动态更新生态产品清单。根据全国统一核算方法,科学核算生态产品价值,形成乡村生态资源资产台账。目前,碳配额和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主要集中在森林碳汇项目开发的碳汇产品供给。一方面要积极开发森林、草原、湿地、水域、农田等自然生态系统多种碳汇项目,增加碳汇产品供给;另一方面根据全国碳市场覆盖的行业,将重点排放企业纳入自愿减排交易,增加碳汇产品需求。
挖掘生态资源价值实现农民增收。让农民直接参与初次分配,运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制度将乡村生态资源要素转化为生态资本要素,使生态资源价值化,然后通过生态纵(横)向补偿和财政转移支付方式使农民参与再分配,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和家庭可支配收入,激发农民对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积极性,从根本上促进乡村产业兴旺。
提升生态资源资本化水平。扩大融资规模、拓宽融资渠道,开发生态债券、期货、基金、信贷等绿色金融产品,依靠生态资源的地域特色和品牌效应,在银行、债券、股票等市场进行多元融资,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相关市场化机制,提升生态资源资本化水平,增加农民家庭资本。
加强与碳中和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随着碳市场的发展和碳定价逐步成熟、企业对碳排放的关注和监管加强、碳减排目标的设定、碳中和项目增多、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普及、碳金融兴起,对碳交易员、碳核查师等与碳中和相关的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高等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和培训机构等要修改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和基层相关部门培养与碳中和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促进乡村人才振兴。
(作者单位分别为:安顺学院、安顺学院喀斯特脆弱区生态修复研究中心)